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,常常会遇到一些患有痉挛性斜颈的患者,他们被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、头部倾斜或阵发性抖动等症状长期困扰,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。其实,部分痉挛性斜颈的成因或许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复杂,今天要讲的,就是利用常见的炙甘草,帮助患者改善颈部不适。
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认识
许多痉挛性斜颈患者常伴有头晕目眩、颈部僵硬、肢体麻木、情绪急躁易怒等症状。在中医看来,这很可能是肝风内动、气血不足所致。肝风内动则导致颈部肌肉不自主抽搐,气血不足则无法濡养筋脉,久之便会出现颈部僵硬、阵发性抖动等症状。
而看似普通的炙甘草,在辅助调理这类痉挛性斜颈上,有着独特的功效。炙甘草味甘性平,归十二经,经过炮制后,其平肝熄风、益气养血的功效更加突出。《神农本草经》称其能“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,坚筋骨,长肌肉,倍力,金疮肿,解毒”。对于肝风内动、气血不足型的痉挛性斜颈患者而言,炙甘草能够平肝熄风、益气养血,对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颈部肌肉痉挛有着积极的调理作用。
展开剩余66%医案分享:炙甘草助患者改善痉挛性斜颈
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,患痉挛性斜颈已有三年之久。他的颈部肌肉经常不自主收缩,导致头部向一侧倾斜,并伴有阵发性抖动。更为困扰的是,他的症状在情绪紧张或劳累后会明显加重,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。
患者自述常感头晕目眩、颈部僵硬、肢体麻木、情绪急躁易怒。经过详细诊断,发现他的舌质偏红、苔薄白、脉弦细。综合判断,患者属于典型的肝风内动、气血不足证。
针对他的情况,中医师制定了一个综合调理方案。在用药方面,开出了包含钩藤、天麻、白芍、川芎、丹参等药材的方剂,用以平肝熄风、活血化瘀。
同时,特别叮嘱他在药方中重用炙甘草,并嘱咐他用炙甘草泡水代茶饮,辅助调理身体。
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,患者的颈部僵硬和阵发性抖动明显减轻,情绪也变得更加平稳。继续按照方案调理三个月后,患者的痉挛性斜颈症状基本消失,颈部肌肉不再不自主抽搐,头部倾斜也得到了显著改善,整体精神状态焕然一新。
治疗总结:抓住根本,标本兼治
患者之所以会出现痉挛性斜颈问题,根源在于肝风内动、气血不足。肝风内动导致颈部肌肉不自主抽搐,气血不足则无法濡养筋脉。通过平肝熄风、益气养血的中药调理,补足了肝血、平衡了肝风,身体内环境得到改善,颈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。
而炙甘草作为一味辅助用药,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它不仅能够平肝熄风、益气养血,还能调和诸药、增强整体疗效。
中医调理需辨证论治
需要强调的是,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。因此,在使用炙甘草或其他中药进行调理时,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,切勿自行用药,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为痉挛性斜颈患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。如果您的症状与文中描述相似,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师,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。愿每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,重获健康与自信!
发布于:北京市